Filmora
Filmora - 人工智慧影片剪輯軟體
更快、更智慧、更容易剪輯!
立即打開

影片編解碼器是什麼?格式選擇與最佳化指南

編解碼器(Codec)是影片壓縮與播放的核心技術,影響檔案大小與畫質。本文將介紹常見編解碼器種類與特性,並教你如何挑選最適合的格式與設定。
Arvin Alejandro
視訊技術專家
更新於 Aug 22, 25
目錄
    1. Codec 定義
    2. 影片編解碼器的核心要素
    3. 影片編解碼器的類型
    1. 使用編解碼器的常見錯誤與避免策略
  1. 影片編解碼器操作指南

快速了解影片編解碼器(Video Codec)

你所看到的流暢影片背後,核心技術正是「影片編解碼器」。它就像幕後的運算引擎,透過高效壓縮,既保留畫面細節,也大幅降低檔案大小,確保串流播放順暢無阻。

那麼,什麼是影片編解碼器(Video Codec)?本文將深入解析其原理,並教你在影片剪輯中如何選擇與運用,讓作品品質與效率兼得。

illustration of codec
影片編解碼器的定義

影片編解碼器(Video Codec),也稱為視訊編解碼器,是軟體或硬體工具,負責將影片進行壓縮與解壓縮。透過高效的壓縮技術,能顯著縮小影片檔案容量,方便儲存與傳輸,同時盡可能維持原始畫質。

編解碼器的角色是什麼?

在影片剪輯流程中,編解碼器決定了影片的壓縮方式與儲存格式,對最終畫質、檔案大小,以及剪輯與播放的流暢度都有直接影響。不同編解碼器各有優勢,有的適合高畫質呈現,有的則著重於快速處理或減少檔案體積,選擇合適的編解碼器至關重要。

影片編解碼器的核心要素

影片編解碼器的核心組成有哪些?以下五大關鍵要素,掌握它們就能更懂編解碼器運作原理:

編碼器與解碼器

編碼器負責將原始影片資料壓縮,縮小檔案體積並儘量保留畫質;解碼器則將壓縮後的影片還原,確保播放與剪輯時畫面清晰且流暢。兩者相輔相成,是影片編解碼器不可或缺的基石。

壓縮技術
壓縮技術提高編解碼效率,透過剔除重複與不必要的資料來縮小檔案。損失式壓縮捨棄部分細節以換取更小檔案,適合一般播放需求;無損壓縮則保留全部原始資訊,維持最高畫質,但檔案較大。
位元率控制
位元率決定每秒資料傳輸量,是畫質與檔案大小的關鍵平衡點。高位元率可提升細節與動態表現,但檔案及頻寬需求增加;低位元率則節省空間,卻可能造成動態場景畫面模糊或馬賽克。
影格類型

編解碼器透過多種影格類型達到高效壓縮:I 影格包含完整畫面,是解碼參考基準;P 影格只儲存與前一影格的差異,減少重複資料;B 影格則存前後影格間差異,進一步提升壓縮效率。合理運用這些影格,兼顧壓縮與播放流暢。

解析度

解析度定義每個影格的像素數量,直接影響畫面清晰度與細節表現。從常見的720p、1080p到4K,解析度越高畫面越細膩,但也需要更高的運算資源與儲存容量。選擇合適解析度須依據播放裝置與檔案大小做權衡。

影片編解碼器的類型

影片編解碼器類型繁多,每種都有其特點與應用場景。以下介紹幾款主流編解碼器及其優缺點,幫助你理解不同格式如何影響影片畫質、檔案大小與效能表現。

H.264/AVC

H.264(又稱 MPEG-4 AVC)是目前最普及的影片編解碼器,因其能以較低位元率輸出高品質影片,廣泛應用於 Netflix、YouTube、Vimeo 等主流串流平台。

優點
  • 高度相容多種裝置與平台
  • 在畫質與檔案大小間取得良好平衡
  • 支援有損與無損壓縮方式
缺點
  • 授權費用依使用者規模計算,需支付費用
  • 編碼與解碼運算需求較高

H.265/HEVC

作為 H.264 的繼任者,H.265(HEVC)可在相同畫質下,使用約一半位元率壓縮影片,尤其適合高解析度與高影格率影片,例如 4K 和 8K 內容。

優點
  • 有效節省網路頻寬與儲存空間
  • 支援最高 8K 超高解析度與高影格率
  • 畫質表現優於 H.264
缺點
  • 部分舊款裝置無法支援
  • 授權成本較高

H.266/VVC

H.266(VVC)由聯合影像探索小組(JVET)於 2020 年推出,旨在提升壓縮效率。以超高畫質(UHD)影片為例,H.266 可將所需資料量減半,達到相同畫質標準。

優點
  • 適用多樣影片類型,包括 360° 與 HDR 內容
  • 對高畫質串流與大型檔案壓縮效率卓越
  • 提升整體傳輸與儲存效率
缺點
  • 運算資源需求非常高
  • 授權機制複雜且費用昂貴

VP8

VP8 是 Google 收購的 On2 Technologies 開發的開放原始碼編解碼器,廣泛用於高品質即時視訊與串流,是 WebRTC 預設標準,適用於多種瀏覽器與通訊應用。

優點
  • 完全免費,無授權限制
  • 畫質表現良好且資料使用量低
  • 廣泛支援多平台瀏覽器與應用
缺點
  • 技術較 VP9 版本落後
  • 對運算資源需求較高

VP9

Google 推出的 VP9 編解碼器在畫質與壓縮效率上優於 VP8,特別適合高解析度串流,YouTube 便大量使用此格式,兼顧清晰度與檔案大小。

優點
  • 支援 4K 及 8K 高畫質影片
  • 適合行動裝置串流環境
  • 免費開放使用
缺點
  • 相較 VP8,支援裝置較少
  • 播放時對運算能力要求較高

AV1

AV1 為開放媒體聯盟(AOMedia)開發的開源編解碼器,專為網路串流優化,Netflix 等大型平台已開始採用以提升串流畫質。

優點
  • 免費且無授權限制,完全開放
  • 專為網路高效串流設計
  • 支援最新技術,包括 VR 與 8K 內容
缺點
  • 支援度仍有限,尚未全面普及
  • 需要較高運算資源才能順暢解碼

影片編解碼器在製作流程中的關鍵應用

影片編解碼器貫穿整個影片製作與傳輸流程,扮演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。以下詳述它們在不同階段的實際運用與重要性:

正在拍攝影片的攝影機
1. 線上串流

影片編解碼器是 YouTube、Netflix、TikTok 等線上串流平台的核心技術。不論是 OTT 服務、使用者自製內容(UGC)或專業製作內容(PGC),都仰賴編解碼器將影片壓縮至適合網路傳輸的大小。

此外,透過自適應位元率串流技術,編解碼器會依據觀眾的網路環境與裝置效能動態調整畫質,確保播放過程順暢不中斷。現今主流的 H.264、H.265(HEVC)及 AV1 編解碼器皆支援此功能。

2. 藍光與媒體發行

在實體及數位媒體發行中,編解碼器對於高畫質影片的儲存與傳輸至關重要。以藍光光碟為例,需透過先進的編解碼技術來承載 Full HD 或 4K 影片,並支援高位元率、影格率及解析度設定。

藍光製作中常見的 H.264 與 VC-1 編解碼器,能在保持電影級視覺品質的同時,兼顧檔案大小與播放穩定性。

3. 視訊會議

Zoom、Microsoft Teams、Google Meet 等即時通訊工具依賴低延遲、高效能的影片編解碼器,確保視訊串流順暢且同步。即便在網路不穩定時,編解碼器仍能快速調整頻寬使用,維持音訊與影像的連貫。

VP8、VP9 以及 H.264 因速度與穩定性優異,成為視訊會議平台的首選。

4. 專業領域應用

除了消費市場,編解碼器在專業領域同樣扮演重要角色。例如手術錄影需高解析度且細節豐富的影片記錄;IP 監控系統則需長時間穩定錄製並節省頻寬與儲存空間。

此外,水下無人機及空拍機等遠端作業系統,依賴編解碼器即時傳輸高畫質影像,協助操作與監控任務。

使用編解碼器的常見錯誤與避免策略

影片編解碼器操作看似簡單,卻因常見錯誤導致影片卡頓、檔案龐大或無法播放。以下整理常見問題及對應的解決方案:

不相容的編解碼器選用

最常見的問題是選用了不被目標裝置支援的編解碼器。即使花費大量時間製作影片,卻無法在手機、電視等裝置順利播放,主要原因就是編解碼器不相容。

避免策略

匯出影片前,務必確認目標平台或裝置所支援的編解碼器類型。若無把握,建議採用相容性極高且普遍支援的 H.264 編碼,降低播放障礙風險。

過度或不足的壓縮設定

壓縮設定不當會影響影片品質與檔案大小,過度壓縮導致畫面馬賽克、模糊不清;壓縮不足則讓檔案過大,造成上傳或串流緩慢。

避免策略

選擇適合的編解碼器,並在位元率與影格率間取得最佳平衡。必要時,可採用更高效的編碼格式,如 H.265 或 AV1,提升壓縮效率與畫質表現。

解析度與影格率不匹配

解析度與影格率設定錯誤,會造成影片畫面異常或播放不順。例如,原始素材為 1080p、30fps,卻輸出成 720p、60fps,可能導致畫面跳動或卡頓。

避免策略

保持解析度與影格率一致,並依照目標平台或裝置的推薦規格設定,避免因不匹配導致的播放問題。

影片編解碼器操作指南

前面我們已深入介紹影片編解碼器的基本知識,現在將帶你實務操作,教你如何在影片剪輯中靈活應用。以 Wondershare Filmora 為例,以下是快速上手編解碼器設定的步驟:

步驟一
匯入影片素材至 Filmora:啟動 Filmora 並建立 新專案。點按 匯入,選擇欲剪輯的影片檔案,並拖曳到時間軸進行編輯。
步驟二
進入匯出設定並選擇適合的編解碼器:編輯完成後,點按介面上方的 匯出。於匯出視窗中挑選影片格式(建議選擇 MP4),接著在 編碼器選單中挑選所需的編解碼器。
步驟三
微調解析度與位元率,優化影片品質:點開 進階設定,依專案需求及播放裝置,設定適當的 解析度,並調整 位元率模式,確保輸出影片兼顧畫質與檔案大小。
Filmora 剪輯操作介面
Filmora 中設定編解碼器
設定影片解析度

影片編解碼器專業應用建議

以下提供幾項專業建議,協助你在不同專案需求中選擇最適合的影片編解碼器。

  • 日常專案首選:H.264

對於一般 HD 影片,H.264 是最穩定且兼具效能與畫質的選擇。它擁有優異的壓縮效率,檔案大小適中,且幾乎所有裝置,包括手機與筆電,都能流暢播放,十分適合日常及網路影音專案使用。

  • 4K 與高解析度影片推薦:HEVC(H.265)

處理 4K 或更高解析度影片時,HEVC(H.265)是更高效的編碼方案。它能將檔案大小縮減 25% 至 50%,同時維持極佳畫質。不過,編碼與解碼過程較耗資源,部分舊型設備可能無法順暢播放,需特別留意。

  • 專業剪輯首選:Apple ProRes

針對使用 Final Cut Pro 或同級剪輯軟體的高階專案,Apple ProRes 提供接近無損的視覺品質,並支援流暢且精準的逐格剪輯流程。檔案容量較大,適合用於專業剪輯及長期存檔,非適合即時分享的格式。

結語

深入理解編解碼器的特性,能有效優化影片畫質、播放順暢度與檔案大小。無論是社群媒體內容、4K 高畫質播放,或專業剪輯製作,選擇合適的編解碼器是關鍵。若想簡化剪輯流程,不妨嘗試 Filmora,全面支援 MP4、MOV、MKV、AVI 等主流格式,讓影片製作更高效。

你也許喜歡

recom-article
影片轉場怎麼做?讓畫面更流暢的技巧
author avatar
Arvin Alejandro
recom-article
調色教學!把影片變成電影質感的祕訣
author avatar
Arvin Alejandro
recom-article
色鍵是什麼?綠幕去背技術與應用教學
author avatar
Arvin Alejand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