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快速了解顏色分級
想讓畫面質感提升、風格統一且更具衝擊力,掌握顏色分級是關鍵。究竟什麼是顏色分級?色彩對影像情感的影響力不可小覷,它能引導觀眾感受到快樂、悲傷、緊張或寧靜,有時甚至在不經意間左右整體氛圍。
因此,剪輯師與電影製作人會透過細膩的色彩與色調調整,讓每個鏡頭的視覺表現更具故事張力。這個創意調色過程,即是我們所說的顏色分級。

顏色分級(Color Grading)是後製流程中的重要步驟,透過調整與強化原始影片的色彩,塑造特定氛圍與視覺風格。包括對比度、飽和度、陰影與高光的精準微調,使影像呈現出電影般的一致性與專業感。
這項技術在攝影與影片剪輯領域廣泛應用。對電影製作人而言,制定固定的調色風格有助於維持場景間視覺連貫,尤其當拍攝環境條件多變時,更能確保整體影像風格一致。
攝影中的顏色分級是什麼?
攝影中的顏色分級與影片剪輯相似,皆為調整與最佳化影像色彩的過程,目的在塑造特定視覺風格或情緒氛圍。不同的是,攝影主要針對單張靜態影像進行處理,而非連續動態畫面。

顏色分級與顏色校正的差異
顏色分級(Color Grading)與顏色校正(Color Correction)經常被一併提及,雖然兩者在口語上有時可互換,但在影片剪輯中其實擔當不同角色。那麼,什麼是顏色校正?
顏色校正是處理影片技術性問題的階段,目標是讓畫面呈現自然且色彩平衡,還原接近人眼所見的真實影像。相對地,顏色分級是後續創意流程,剪輯師依據作品想傳達的氛圍與風格,為畫面注入獨特的視覺調性與電影感。

關於顏色分級與顏色校正的差異,可參考下表整理。
顏色分級 | 顏色校正 | |
目的 | 營造特定氛圍、風格或視覺色調 | 校正曝光、白平衡及色彩問題 |
目標 | 讓影片呈現電影感、風格化,符合創意視覺願景 | 修正光線與色彩,打造中性且乾淨的基準畫面 |
重點 | 藝術強化與情感表現 | 技術精準與視覺一致性 |
顏色分級不可或缺的工具
在顏色分級過程中,有幾項關鍵工具能精準掌控畫面色彩、對比與光線,協助塑造影片最終風格。







顏色分級的實務應用
影片製作中顏色分級的角色與價值
理解影片剪輯中的顏色分級概念後,接著要掌握它在實際製作中的應用。無論是電影、音樂影片、廣告,甚至是 YouTube 內容,顏色分級幾乎無所不在,扮演著提升畫面質感與情感傳達的關鍵角色。
顏色分級的典型應用範例



顏色分級類型及其在主流媒體中的經典應用
現代電影幾乎都會運用顏色分級塑造獨特風格,學習不同分級手法時,以經典電影作為範本更具參考價值。以下整理幾種常見的顏色分級類型,並搭配代表性影片做說明。




顏色分級常見錯誤與避免策略
雖然理解顏色分級的基本概念看似簡單,但實務操作中常因細節疏忽影響最終效果。即使有優質素材與專業工具,不謹慎的調整仍可能導致失敗。以下整理幾項常見錯誤與對應避免策略:
顏色校正與分級密不可分。若直接進入分級階段,卻未先修正基本問題(如白平衡、曝光及對比),往往會出現畫面色彩不自然的狀況。基礎影像若不純淨,再精細的分級也難以彌補。
務必從顏色校正著手,確保素材色彩平衡且畫面乾淨。待基礎影像穩定後,再進行風格化的顏色分級。
在同一專案中,若不同鏡頭採用不一致的色調或風格,影片會顯得斷裂、不協調。此問題多發生於分段調色卻缺乏統一標準時。
對相似素材採用相同調色參數,保持整體影片的風格一致。建議建立統一調色盤,確保場景間視覺連貫性。
色彩豐富並非越多越好,過度飽和反而破壞素材原貌,讓畫面顯得不自然且分散觀眾注意力。
掌握色彩平衡,利用適當飽和度強化視覺效果,而非喧賓奪主。特別留意膚色、背景與重要畫面元素,確保呈現自然且悅目的色彩質感。
實務操作 - 在 Filmora 中輕鬆完成顏色分級
要為影片素材進行顏色分級,不必仰賴高階軟體或專業經驗。市面上許多友善初學者的影片剪輯軟體,都內建強大且直覺的色彩調整工具。其中,Wondershare Filmora 是最受歡迎的選擇之一。
Filmora 以簡潔明快的介面設計,讓新手能輕鬆掌握顏色分級。你可以快速調整 亮度、對比、飽和度 及 色溫,或直接使用內建的 LUT,幾個點按便能賦予影片電影質感。此外,還備有 色輪、曲線 及 HSL 等進階工具,方便你細膩微調每個畫面色彩層次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