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快速了解白平衡(White Balance)
在影片製作中,色彩的準確性不僅是視覺細節,更是傳遞故事情感的關鍵。色彩失真會削弱畫面的說服力與感染力,而白平衡正是確保影片色彩真實還原的關鍵技術。無論光源如何變化,白平衡都能調整色彩,使畫面中的色調貼近現場真實光線。那麼,白平衡(White Balance)究竟是什麼?

白平衡(White balance)指的是透過調整影片或照片的色彩,讓畫面中的白色物件在不同光源下都能呈現自然白色的過程。在影片剪輯環節中,白平衡主要用來校正因光源色溫差異造成的色偏問題。由於不同光源有不同的色溫特性,藉由白平衡調整,可去除不自然的偏色,使白色真實呈現,並還原自然膚色。
掌握白平衡的調整技巧,能讓你的影片畫面更專業且具備真實感。
白平衡的核心要素





白平衡的類型(依光源區分)
常見的白平衡設定,依據不同光源色溫進行校正,主要包括以下幾種:
- 自動白平衡:相機或軟體會依據現場光線自動調整色彩,適用於光線變化頻繁或難以預測的環境,方便快速拍攝且靈活應對。
- 日光:專為明亮戶外陽光設計,色溫約為 5500 克耳文,能還原晴天下自然且真實的色彩表現。
- 陰天:此模式會略微加溫畫面色調,以平衡陰天時偏冷、偏藍的光線,色溫通常介於 6000 至 6500 克耳文,使膚色更明亮且色彩更飽和。
- 鎢絲燈:用於室內白熾燈環境,約設定在 3200 克耳文,能有效消除燈光產生的強烈暖色偏移,還原自然色彩。
- 螢光燈:針對辦公室或商店常見的螢光燈照明,此模式調整偏綠或偏藍的色調,使影像色彩更自然且準確。
- 自訂/克耳文值:提供手動精確調整色溫的彈性,使用者可依需求自行設定克耳文值,從極暖(低色溫)到極冷(高色溫)自由掌控畫面色彩。
白平衡在影片製作中的實務應用
影片拍攝時,光線條件經常變化。舉例來說,婚禮場景常用偏暖白平衡,營造溫馨懷舊的金色色調。雖然後製能進行調整,但拍攝當下即正確設定白平衡,更能忠實還原現場氛圍。以下是白平衡在影片製作中的幾項重要應用:

熱門媒體應用範例:《國家地理》
《國家地理(National Geographic)》以色彩鮮明的自然紀錄片與新聞攝影聞名,色調在其故事敘述中扮演關鍵角色。團隊經常透過自訂白平衡或手動調整克耳文色溫,精準掌控畫面氛圍與風格。
多數素材採用 RAW 格式拍攝,並在後製階段進行色彩校正,讓剪輯師得以依據不同場景靈活調整白平衡,營造理想視覺效果。
應用範例解析:



白平衡常見錯誤與避免策略
自動白平衡(Auto White Balance,AWB)依據當前光源判斷色溫,但在光線頻繁變化的環境下,容易造成判斷失誤,導致畫面色溫不穩定且不一致。
針對實際拍攝場景,手動調整白平衡設定,採用自訂或克耳文色溫數值,能大幅提升白平衡準確性與畫面穩定性。
在同時存在日光與室內燈光的環境拍攝時,常見色調不協調現象,AWB 在此類複雜光源條件下難以精準判斷。
建議先統一或遮蔽其中一種光源,再手動設定白平衡,並依據主要光源進行精準調整。
過度增強暖色或冷色會讓畫面失去自然感,出現偏色或過度風格化,反而影響整體觀感。
使用白卡等中性色參考,調整白平衡至白色區域呈現乾淨自然,避免過度調色。
人物膚色是觀眾最敏感的色彩,若白平衡設定不當,容易使膚色偏綠、偏紫或失真,影響視覺真實感。
透過螢幕即時檢視膚色表現,持續微調白平衡,確保人物膚色在當前光源下自然且真實。
如何在 Filmora 中精準調整白平衡
雖然建議於拍攝前在相機中設定正確白平衡,但在光線複雜難控的情況下,仍可透過後製校正來修正色調偏差。
使用像 Wondershare Filmora 這類專業影片剪輯軟體,可以靈活調整色溫與色調,讓畫面色彩自然且一致。Filmora 的進階色彩工具提供對白平衡、色溫及色調的精細控制,助你達成專業級的色彩校正。以下為 Filmora 白平衡調整流程,請先完成軟體下載與安裝:



結語
準確的 白平衡(White Balance) 是打造專業影片畫質的基礎,能確保色彩還原真實且畫面色調統一。雖然後製軟體如 Filmora 提供強大色彩校正功能,但若能於拍攝階段就設定妥當,不僅節省後製時間,更能保留自然膚色與真實色彩。
掌握白平衡技巧,將大幅提升觀眾的觀影體驗,讓影片呈現更優質且真實的視覺效果。每個創作專案中,優先確保白平衡設定,便能有效強化畫面質感與專業度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