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lmora
Filmora - 人工智慧影片剪輯軟體
更快、更智慧、更容易剪輯!
立即打開

跟蹤鏡頭是什麼?跟隨角色的沉浸式運鏡

跟蹤鏡頭(Tracking Shot)透過移動攝影機,營造沉浸式視覺體驗。本文包含定義、經典範例與拍攝要點,幫助你掌握此技巧。
Arvin Alejandro
視訊技術專家
更新於 Aug 22, 25
目錄

快速了解跟蹤鏡頭(Tracking Shot)

你是否曾在電影或影集裡,看到鏡頭隨著主角移動,無論是步行、駕車還是執行各種動作?這種畫面有時是晃動不定的手持鏡頭,有時則像滑軌上流暢平穩的攝影機移動。這種緊跟拍攝主體的鏡頭技巧,就是所謂的 跟蹤鏡頭(Tracking Shot),意即攝影機同步追蹤拍攝對象。

跟蹤鏡頭是影片中極具感染力與代入感的拍攝手法。本文將深入剖析這項技巧,協助你全面理解並靈活運用。首先,讓我們從基本定義開始說明。

跟蹤鏡頭的定義

跟蹤鏡頭(Tracking Shot)是一種強調同步移動的攝影技巧。攝影機會隨著拍攝主體在空間中移動,保持一致的拍攝路線與視角。

通常會利用推車(dolly)、軌道搭配穩定器,或採用手持方式來完成拍攝。核心目標是在動態過程中,維持連續且流暢的鏡頭運動,確保畫面穩定,並讓拍攝主體始終清晰對焦。這種技術不僅提升觀眾的沉浸感,也為影像注入強烈的動態張力與節奏。

跟蹤鏡頭的視覺特徵

穩定且持續的空間移動
跟蹤鏡頭強調有計畫性的空間移動,攝影機會緊跟主體,不論是步行或奔跑,並在整個場景中維持固定距離。這種穩定的距離感讓觀眾持續與主角產生連結,隨著其動作同步移動,增強沉浸體驗。
流暢且連貫的動態呈現
優秀的跟蹤鏡頭展現平滑且連續的運動軌跡,攝影機通常安裝於軌道或搭配推車(dolly)與穩定器等設備。這種流暢的攝影運動,讓觀眾彷彿搭乘慢速雲霄飛車,隨著主體自在穿梭於畫面之中。
節奏與速度的精準掌握
當跟蹤鏡頭配合音樂節奏時,移動速度可隨節拍快轉或放慢動作,即使無伴奏,亦可依場景氛圍靈活調整速度。這賦予創作者高度自由,精準控制畫面節奏與律動。

跟蹤鏡頭經典範例解析

以下精選影史中幾個標誌性的跟蹤鏡頭場景,展現此技巧的極致魅力與運用。

《四海好家伙》 (1990) — Copacabana 夜店入口

導演: 馬丁·史柯西斯

這段長鏡頭設計與執行相當細膩。主角亨利攜伴從夜店後門入場,攝影機以長鏡頭流暢跟隨他們,穿越多重場景。畫面中持續聚焦主角,並透過環繞的人群展現他如貴賓般受到禮遇。此鏡頭不僅呈現角色的生活氛圍,更強化觀眾對其地位與性格的感知。

《1917》 (2019) — 衝鋒陷陣跑過戰場

導演: 山姆·曼德斯

整部電影以仿若一鏡到底的跟蹤鏡頭聞名,獲得昆汀等多位導演高度讚譽。此戰場片段中,攝影機緊跟士兵穿越戰壕,巧妙避開爆炸和障礙,讓觀眾彷彿身歷其境,感受戰場的緊張刺激與生死瞬間的震撼。

《原罪犯》 (2003) — 狹長走廊大亂鬥

導演: 朴贊郁

本片的走廊打鬥場景堪稱經典,攝影機持續側移,從左至右追蹤主角與多名敵人在狹窄空間內的激烈交戰。全程無剪接的長鏡頭呈現出真實、生猛且粗獷的風格,如同捕捉一場經過精心排練的舞蹈。整體動作流暢,展現出高度的拍攝技巧與現場張力。

《鳥人》 (2014) — 後台與街頭連貫漫步

導演: 阿利安卓·崗札雷·伊納利圖

影片整體風格類似《1917》,打造連續跟蹤鏡頭的視覺效果。特別是主角雷根赤裸穿越劇院正門,身旁跟隨著一群粉絲的場景,成功展現角色心理狀態與劇情連貫性,強化觀眾的代入感。

《鬼店》 (1980) — 丹尼騎三輪車穿越走廊

導演: 史丹利·庫柏力克

此場景完美詮釋如何透過跟蹤鏡頭營造恐怖氛圍。攝影機隨著丹尼在空曠飯店走廊騎三輪車移動,配合地板與地毯格紋的視覺設計,強化不安與緊張感。平滑的鏡頭運動成功營造出孤立無援且懸疑的恐怖氛圍,成為影史經典畫面之一。

什麼才是優秀的跟蹤鏡頭?

明確的敘事意圖
優秀的跟蹤鏡頭始於清楚的拍攝目的,必須明確知道要追蹤的主體以及背後的敘事動機。
視覺連貫與空間掌握
資深導演善用跟蹤鏡頭引導觀眾理解場景空間。透過巧妙選擇鏡頭與角度,呈現動作發生的細節與環境,提升觀眾的空間認知與沉浸感。
流暢且自然的攝影移動
攝影機的移動必須流暢自然,這是跟蹤鏡頭成敗的關鍵。即使偶有輕微晃動,整體節奏仍須緊貼主體,營造出即時且連續的動態感受。
有效聚焦觀眾注意力
當故事節奏趨緩,適時運用跟蹤鏡頭能大幅提升觀眾的專注度。透過無縫連接、連續流暢的鏡頭運動,將視線牢牢鎖定於畫面核心。

如何拍出優秀的跟蹤鏡頭?

拍攝高品質的跟蹤鏡頭並非易事,但透過以下簡明步驟,能幫助你更有效達成目標。

  1. 首先,明確設定拍攝目的。是要營造緊張氛圍、提升沉浸感、配合特定節奏,還是聚焦特定角色動態?
  2. 接著,精準規劃攝影機移動路線。除了繪製分鏡草圖,更要實地走訪場景,測量攝影機移動、傾斜與轉向角度,確保路線清晰可行。
  3. 第三步是挑選合適的拍攝器材,依據需求與預算選擇推車搭配軌道、穩定器(gimbal),或是手持支架等設備。
  4. 使用手動對焦並事先設定對焦點。動態跟蹤過程中需隨時調整焦距,才能確保畫面銳利且主體清晰,事前規劃可降低拍攝失誤。
  5. 最後,進行鏡頭排練。團隊集結實際走拍,多次練習以觀察鏡頭效果,並依此調整燈光與構圖細節。

完成上述步驟後,即可進入正式拍攝階段。以下為額外建議供你參考:

  • 即使拍攝幾近完美,仍建議備錄多個備用鏡頭,以利後期挑選最佳畫面。
  • 若未拍到理想畫面,可在後製階段利用 AI 等工具進行調整與修正。
  • 盡量減少背景干擾,讓觀眾焦點更集中於跟蹤主體。
  • 除非是資深導演搭配一線明星,否則建議避免過長鏡頭,畢竟操作難度極高,適合累積經驗後挑戰。
  • 場景中應有充足的前景元素,例如穿越牆面、物件或人群,增添畫面深度與層次感。

掌握以上要點,你的作品就能展現出完美且專業的跟蹤鏡頭效果。

跟蹤鏡頭的適用場景

緊跟角色移動軌跡

只要場景中角色持續移動且同時執行其他動作,跟蹤鏡頭便是理想的拍攝手法,能完整捕捉動態過程。

營造緊繃與懸疑氛圍

結合流暢且緩慢的移動節奏與懸疑配樂,跟蹤鏡頭能有效增強畫面張力與緊張感,特別適用於犯罪與驚悚類型作品。

順暢銜接多重場景與動作
當故事在重要節點需轉換場景時,跟蹤鏡頭可隨角色穿梭不同空間,流暢串連劇情,常見於戲劇、冒險及科幻電影。

跟蹤鏡頭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

鏡頭不夠穩定
避免策略
高品質的穩定設備是確保攝影機畫面穩定的關鍵。預算有限時,完美的穩定效果難以達成,但幸運的是,後製軟體提供了強大的影像穩定功能,能有效修正晃動,提升畫面質感。
缺乏明確目的或缺少拍攝主體
避免策略
跟蹤鏡頭應用於明確的敘事需求,必須有清晰的拍攝主體。若沒有具體的追蹤目標,使用跟蹤鏡頭反而會讓畫面失焦,降低敘事效果。

提升跟蹤鏡頭質感的關鍵利器

要強化跟蹤鏡頭畫面、提升質感與穩定度,Filmora 是你不可或缺的最佳工具之一。Filmora 擁有豐富的創意素材庫、多款預設模板,以及直覺易用的基礎與進階影片編輯功能,讓複雜的剪輯工作變得輕鬆高效。

其中,AI 穩定影片功能專為跟蹤鏡頭修正畫面晃動而設計,接下來帶你一步步實際操作。

免費試用 免費試用
qrcode-img
掃碼獲取行動版
secure-icon 安全認證

利用 Filmora 修正抖動畫面

首先,下載並安裝 Filmora 軟體(適用於 Windows 或 Mac)。打開後,建立新專案,並依照以下步驟啟用 AI 穩定影片功能。

步驟一

點按「匯入」,選擇你欲穩定的跟蹤鏡頭影片檔案。

步驟二

將影片拖曳至編輯時間軸中。

步驟三

前往「影片 > AI 工具」,啟用「穩定影片」功能,並可利用「平滑度」滑桿調整穩定程度。

匯入影片至 Filmora
將影片拖入 Filmora 時間軸
啟用 Filmora AI 穩定器功能

只要簡單三步,即可完成跟蹤鏡頭畫面穩定處理。下方的對比動畫展示穩定前後的明顯差異,左側為原始影片,右側為穩定後效果。

filmora ai stabilization comparison result gif
Filmora
AI 影片剪輯軟體 & App
免費試用 免費試用
qrcode-img
掃碼獲取行動版
創作者必備,隨時隨地打造超專業影片!

你也許喜歡

recom-article
大特寫是什麼?捕捉細節與情感的利器
author avatar
Arvin Alejandro
recom-article
大遠景是什麼?營造宏大場面的構圖技巧
author avatar
Arvin Alejandro
recom-article
三分法是什麼?提升構圖美感的關鍵法則
author avatar
Arvin Alejandr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