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lmora
Filmora - 人工智慧影片剪輯軟體
更快、更智慧、更容易剪輯!
立即打開
Filmora 影片編輯軟體
最好的編輯器可幫助您輕鬆編輯影片。
  • 使用 300 多種令人驚嘆的效果增強影片
  • 個性化裁剪區域
  • 易於使用
支援:
掃碼下載
保障安全
qrcode-android
支援:
掃碼下載
保障安全
qrcode-android
支援:

Veo 3 vs Kling 2.1|影音創作者必懂的 AI 影片製作工具比較

Arvin Alejandro
Arvin Alejandro 最初發佈時間 Jul 02, 25, 更新時間 Jul 16, 25

人工智慧(AI)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影像創作模式。從自動產出腳本、打造擬真動畫,到自然語音配音,創作的可能性幾乎無限。Veo 3 與 Kling 2.1 等頂尖工具正是這場革命的代表——這些先進的影片生成模型,能將簡單的文字提示轉化為高質感、具電影感的視覺畫面。

然而,AI 生成僅是影像創作的起點。若想進一步打磨影片、編輯內容並順利發布,專業創作者往往會搭配使用 Filmora 等功能完整的剪輯工具。本文將深入比較 Veo 3 與 Kling 的技術特點與適用情境,並實際示範如何透過 Filmora 完成整體 AI 影片創作流程,實現專業級成品。

目錄

第一部分:什麼是 Veo 及 Veo 3

Veo 3 是由 Google DeepMind 所推出的尖端 AI 影片生成工具,專為將文字提示詞或圖片轉換為高度寫實的動態畫面而設計。它能產出長達數分鐘的高解析度影片,畫面流暢、敘事連貫,適合需要高品質內容的專業製作者。

Veo 3 與 Kling 比較
優點
  • 語意理解能力明顯提升,更準確掌握提示內容
  • 促銷期間具價格優勢,性價比高
  • 支援同步加入擬真音效,聲畫更具沉浸感
  • 卡通風格優化佳,視覺風格多元
  • 物理動態模擬自然,光影與動作更真實
  • Veo2 快速模式效能媲美 Kling 2.1
  • 費用僅為 Kling 專業版的八分之一
  • 鏡頭運動更具電影語言,增強敘事張力
  • 複雜人群與場景動畫處理能力出色
缺點
  • 文字轉影片在視覺細節質感上仍有待提升

Veo 3 最大亮點在於其能輕鬆應對高速動態、複雜場景、自然光線與即時陰影等挑戰,尤其適合用於動態感強、敘事需求高的影像製作。

Veo 3 相較於前代版本的升級重點

與 Veo 2 或早期測試版本相比,Veo 3 帶來以下顯著進化:

功能 Veo 2 Veo 3
最高輸出解析度 1080p 4K UHD
影格率 24 fps 30 fps
提示詞支援 僅支援文字 支援文字與圖片提示
畫面穩定性 中等 高穩定度
AI 語意理解 基本理解 具深度語境邏輯處理

這些升級使 Veo 3 更適合用於追求高真實感與敘事完整性的專業影像創作。

第二部分:什麼是 Kling 及 Kling 2.1

Kling 是由短影音平台快手所研發的 AI 影片生成工具,可視為中國版的 Veo,強調運算效率、創作靈活性與視覺風格創意。其最新版本 Kling 2.1 在控制精度與渲染速度方面皆有顯著提升。

kling ai 影片
優點
  • 在地文化元素支援度高,適合華語市場創作
  • 生成影片具網路原生風格,視覺表現吸睛
  • 畫面細節更精緻,色彩處理細膩
缺點
  • 付費版價格偏高,成本較高昂
  • 卡通模型訓練表現尚屬普通,細節表現有限
  • 文字轉影片功能僅限於付費使用者使用
  • 複雜群眾場景處理能力不足,效果較差
  • 生成畫面與音效同步性差,音效設計表現不理想

Kling 尤其擅長製作短影音內容,非常適用於 TikTok、小紅書、Instagram Reels 等社群平台,能迅速產出具話題性的視覺素材。

Kling 2.1 與前代版本比較

功能 Kling Kling 2.1
渲染速度 快速 極速(提升 2 倍效能)
場景表現 一般 光影與真實度顯著升級
提示輸入容量 字數有限 支援長句與更細緻敘述
語言支援 僅限中文 支援多語言輸入

Kling 2.1 不斷突破技術限制,在維持超快渲染速度的同時,也讓內容呈現更豐富、敘事層次更完整。

第三部分:Veo 3 和 Kling 2.1 詳細比較分析

在 AI 影片生成技術中,Veo 3Kling 2.1 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兩款先進工具,雖同樣具備從文字生成動畫的核心能力,但兩者的定位與應用策略大不相同。無論在 功能強度、價格策略、渲染效率使用情境 上,都展現出明顯差異。

以下比較是依據實測結果、使用者回饋與系統效能所整理,幫助創作者釐清選擇方向:

以下逐項分析功能表現:

測試項目 Kling 2.1 Veo 2/3
多角色呈現(圖片轉影片)
Veo 3 與 Kling 比較
畫面中角色數一多易出現殘影,背景與人物互動失真,視覺一致性偏弱。
⭐⭐⭐
Veo 3 與 Kling 比較
即使角色眾多仍可維持畫面穩定,風格一致且人物輪廓清晰。
物理模擬(圖片轉影片)
Veo 3 與 Kling 比較
具基礎碰撞效果,但動作略顯僵硬,與煙霧間互動不夠自然。
⭐⭐⭐
Veo 3 與 Kling 比較
碰撞與動態模擬流暢,煙霧受干擾變化自然,細節具物理真實感。
複雜造型保留(圖片轉影片)
Veo 3 與 Kling 比較
龍的造型轉換過程產生變形,整體造型穩定性不足。
⭐⭐⭐
Veo 3 與 Kling 比較
造型轉換流暢,無明顯失真,整體保留度高。
卡通風格(圖片轉影片)
Veo 3 與 Kling 比較
角色動作生硬,缺乏互動感與連貫性。
⭐⭐⭐
Veo 3 與 Kling 比較
動畫風格接近 2.5D 渲染,角色互動自然,表現具層次。
語意理解(文字轉影片)
Veo 3 與 Kling 比較
語句理解力不足,無法精準表達「自拍」的動作邏輯。
⭐⭐⭐
Veo 3 與 Kling 比較
語意解析準確,場景與動作相互連貫,鏡頭自然。
電影鏡頭運用(文字轉影片)
Veo 3 與 Kling 比較
缺乏推鏡、特寫等敘事鏡頭語言,情感表現薄弱。
⭐⭐⭐
Veo 3 與 Kling 比較
具電影運鏡語言,鏡頭流動具情感層次,細節刻畫到位。
卡通渲染品質(文字轉影片)
Veo 3 與 Kling 比較
渲染品質粗糙,細節與色彩控制不足。
⭐⭐⭐
Veo 3 與 Kling 比較
色彩飽滿、動畫細節豐富,動作生動具表現力。
中國元素呈現(文字轉影片) ⭐⭐⭐
Veo 3 與 Kling 比較
在地化強,文化符碼鮮明,符合華語市場偏好。
⭐⭐
Veo 3 與 Kling 比較
整體風格偏向美式影像語彙,文化連結較弱。
趣味性與網路感染力(文字轉影片) ⭐⭐⭐
Veo 3 與 Kling 比較
表情與情境逗趣,易於吸引網路關注與分享。
⭐⭐
Veo 3 與 Kling 比較
整體完成度高,但缺乏網路迷因或幽默張力。

Veo 3 vs Kling 2.1 – 該怎麼選擇?

在選擇 Veo 3 或 Kling 2.1 時,關鍵在於您的創作目標、預算分配與預計發布平台。這兩款工具各具特色,適合不同製作需求與使用情境。

適合選擇 Veo 3 的情況:

  • 您需要創作 具電影質感 的作品,包含 自然光影、精細動態 與敘事美學。
  • 影片重視 劇情推進、角色互動,並有 配音或旁白 元素。
  • 預計發布於 YouTube、Vimeo、企業網站 等對解析度與內容一致性要求較高的平臺。

💡 推薦應用:產品介紹、教學影片、動畫敘事、品牌形象內容。

適合選擇 Kling 2.1 的情況:

  • 您需要 即時產出內容,能快速生成影片以配合 社群操作與行銷節奏
  • 影片風格偏向 輕鬆趣味、視覺衝擊力強,格式以 9:16 直式短影音 為主。
  • 重視穩定輸出與製作效率,優先考量內容數量與更新頻率。

💡 推薦應用:TikTok、Instagram Reels、小紅書、迷因影片與日常社群更新。

第四部分:用 Filmora 編輯 AI 影片完整攻略

在使用 Veo 3 或 Kling 2.1 生成影片後,後製編輯成為提升影片品質的關鍵。這時,Wondershare Filmora 就是最佳選擇——操作簡單但功能完整,無論是新手還是資深創作者都能輕鬆上手。

不論您要剪輯不夠流暢的轉場、加入背景音樂,或設計電影級視覺效果,Filmora 提供一系列強大工具,讓 AI 生成影片更具敘事力與視覺吸引力。

立即試用
立即試用
安全驗證
web_2022_article_block
掃碼獲取行動版

🎬 實用搭配情境範例

情境一:產品展示影片+專業轉場

推薦組合:Veo 3 + Filmora

為什麼這樣搭配?

透過 Veo 生成高畫質畫面(如商品特寫、環場鏡頭、寫實背景),再運用 Filmora 加入標示註解、文字疊加與音效轉場,即可打造具專業感與商業價值的產品影片。

情境二:搶眼的社群短影音

推薦組合:Kling 2.1 + Filmora

為什麼這樣搭配?

使用 Kling 製作節奏快速、視覺鮮明的畫面素材,進入 Filmora 後加入動態追蹤特效、迷因式文字動畫、表情貼圖與熱門配樂,強化社群互動與觀看率。

情境三:品牌專屬 Reels 解說片

推薦組合:Kling 2.1 + Filmora

為什麼這樣搭配?

以 Kling 製作品牌吉祥物動畫或簡約視覺概念,再透過 Filmora 微調節奏、加入配音旁白與品牌片頭片尾模板,快速製作具識別度且吸睛的品牌解說影片。

如何用 Filmora 編輯 Veo 3 影片:

步驟一:進入 Veo 3 AI 影片生成器

首先,前往 Veo 3 AI 影片生成器 官網。系統提供兩種模式:Gemini Veo 3 與 Flow,建議選擇「Try in Gemini」開始體驗。

選擇 Veo 3 Gemini 模式
步驟二:輸入提示詞並生成影片

進入 Gemini 介面後,Veo 3 僅限 Pro 版本使用,請先登入並確認帳號具備 Pro 權限。

點按「影片」選項,輸入具體且清晰的提示詞,提升生成影片品質。輸入完成後按「傳送」圖示,系統即開始渲染影片。

撰寫有效提示詞產生影片

影片生成時間通常介於 1 至 3 分鐘,完成後即可下載影片檔案。

等待生成結果並下載影片
步驟三:匯入影片至 Filmora

啟動最新版本 Filmora,建立新專案。點選「匯入」按鈕將 Veo 3 生成的影片檔案匯入,接著拖曳至時間軸開始編輯。

將 AI 影片拖曳到時間軸
步驟四:為影片加入文字說明

透過字幕提升影片易讀性。前往「標題」頁籤,選擇「字幕」類別,挑選合適樣式拖入時間軸,並於左側面板編輯文字內容。

為影片加上字幕
步驟五:添加影片特效

依據影片情境加入特效,例如偵探詢問時插入氣泡對話框,增添趣味氛圍。進入「效果」頁籤,搜尋「泡泡」,拖曳至指定時間,並於左側調整特效強度。

套用氣泡影片特效
步驟六:加入音效

為畫面增添真實感與層次,前往「音訊」頁籤,選擇「音效」,使用搜尋欄尋找合適音效,拖曳至時間軸,並與特效時間點對齊,調整音量與淡入淡出效果。

套用氣泡音效

在笑點處還可加入笑聲音效,搜尋「笑聲」後按上述方式添加及調整。

加入笑聲音效
步驟七:調整色彩風格

若想賦予影片更強電影感,可進行色彩校正。選中時間軸影片,於左側面板點按「顏色」,啟用「AI 色譜」,並依參考圖片調整強度。

使用參考圖調整色彩風格

另一快速方法是套用濾鏡,前往「濾鏡」頁籤,選擇「電影」分類,拖拉喜愛濾鏡至時間軸,並可調整濾鏡濃淡。

使用濾鏡套用電影色調
步驟八:匯出影片

編輯完成確認無誤後,點按上方「匯出」按鈕。選擇「匯出到本地」儲存影片,或直接分享到社群媒體。設定影片格式、檔名、畫質及存放位置後,再次點按「匯出」,即可完成影片製作。

將 AI 影片儲存到本地裝置

第五部分:AI 影片製作常見錯誤與實用解決方案分享

即便使用先進如 Veo 3Kling 2.1 的 AI 工具,搭配專業影片剪輯軟體 Filmora,創作者仍可能遭遇影響影片品質或一致性的挑戰。這些問題多因 AI 對提示詞理解不足、技術限制,或後製環節操作不當所致。

以下彙整常見問題,並提供結合 Filmora 的實用修正策略與操作指引:

🔧 問題一:影片畫面卡頓、不自然

可能原因:

AI 模型對動態穩定性掌控有限,尤其在快速動作、複雜人物動態或強烈光影變化時較易出現畫面卡頓。

Filmora 解決方案:

  1. 選取時間軸中卡頓片段。
  2. 開啟「速度」面板,啟用 幀混合 功能。
  3. 使用 慢動作(建議 0.75 倍或 0.5 倍) 來柔化突兀動作,增強流暢感。
  4. 在切換點加入 轉場特效(例如交叉溶解),有效掩蓋跳接瑕疵。
icon logo
📝 小技巧:避免硬剪接,透過淡入淡出轉場提升視覺銜接與整體協調性。

🎵 問題二:音訊與畫面節奏不同步

可能原因:

AI 生成影片通常未附帶與畫面完美對應的音軌,直接套用音樂或旁白易造成同步誤差。

Filmora 解決方案:

  1. 將音訊匯入時間軸。
  2. 啟用 波形顯示,以音樂波峰對齊畫面節奏關鍵點。
  3. 利用 音訊閃避 功能,在旁白出現時自動降低背景音量。
  4. 插入靜音段落或調整音訊長度,精準對應畫面節奏。
icon logo
📝 小技巧:建議利用 Filmora 內建的 節拍檢測工具,快速自動對齊音樂節拍與剪接點。

🎨 問題三:影片色調偏灰、畫面平淡無神

可能原因:

AI 著重細節還原,但色彩溫度、飽和度及氛圍表現常被忽略,導致畫面缺乏張力與感染力。

Filmora 解決方案:

  1. 進入色彩分頁進行精細調整。
  2. 套用預設的 電影風格 LUT,快速提升整體色調質感。
  3. 調整對比、飽和度及陰影,強化戲劇感。
  4. 加入 陰影,聚焦畫面主體,增添層次。
icon logo
📝 小技巧:可套用「電影」、「大片」或「獨立製片」等內建預設,保持整體風格統一。

📏 問題四:影片解析度與比例不一致

可能原因:

Veo 3 與 Kling 輸出影片的解析度及比例可能因提示詞設定或預設格式不同,導致畫面比例不匹配。

Filmora 解決方案:

  1. 於「檔案」→「專案設定」中預先選擇合適的影片比例(16:9、1:1、9:16等)。
  2. 套用 裁切適配 功能,調整至目標比例。
  3. 需要更精準取景時,使用 縮放與平移 功能調整畫面構圖。
  4. 利用 自動重構幀比例 功能,快速追焦並重構畫面重心。
icon logo
📝 小技巧:匯入多段影片前,務必統一專案比例,避免後續尺寸錯位與剪輯困難。

結語

Veo 3 與 Kling 2.1 的選擇上,並無絕對優劣,關鍵在於你的創作需求與目標。若重視影片的寫實質感與完整敘事,Veo 3 無疑是更理想的方案;若追求快速產出、適合社群短影音風格,Kling 2.1 則更符合現今流行趨勢。無論選用哪款 AI 工具,後製剪輯階段建議搭配 Filmora,藉由其強大且易用的編輯功能,補足影片細節,增添特效與音訊,打造更專業且完整的成片效果。

立即試用
立即試用
安全驗證
web_2022_article_block
掃碼獲取行動版

Veo 與 Kling 常見問題

  • 1. 想製作電影質感影片,該選 Veo 3 還是 Kling 2.1?
    推薦 Veo 3,其在光影還原與細節呈現上表現優異;Kling 2.1 則更適合短影音及社群內容創作。
  • 2. 可以在同一支影片中同時使用 Veo 與 Kling 嗎?
    完全可行!可利用兩者各自優勢製作不同場景,再於 Filmora 中統合剪輯,達成多元呈現。
  • 3. Filmora 支援 Veo 與 Kling 輸出的影片格式嗎?
    無縫支援!無論 MP4 或 MOV 格式,均可直接匯入 Filmora 進行後製。
  • 4. Filmora 可以加入旁白或配音嗎?
    完全沒問題!Filmora 內建錄音功能,並可輕鬆對齊與調整語音段落,方便製作專業配音。
  • 5. 使用 AI 影片並搭配 Filmora 編輯,需要高階電腦規格嗎?
    一般中階電腦即可流暢運行,建議配備 8GB 以上記憶體及獨立顯示卡,效能更佳。
  • 6. Filmora 上手難嗎?
    操作介面直覺易懂,並內建豐富教學與範例,對初學者相當友善,無須擔心使用門檻。
Arvin Alejandro
Arvin Alejandro Jul 16, 25
分享文章: